适合年龄
4-14 岁
所需时长
60 分钟
难度等级
⭐⭐
活动类别
艺术
活动步骤
材料准备与基础认知
约 8 分钟准备各种颜色的彩泥(超轻粘土或橡皮泥)、雕塑工具(塑料刀、牙签、模具等)、工作垫或塑料板、参考图片或创意卡片。向孩子介绍彩泥的特性:柔软可塑、颜色丰富、可以混合、干燥后定型。示范基本的手法:搓圆、搓长、压扁、拉伸、切割、粘合等,让孩子先熟悉材料和工具。
💡 提示
- • 准备湿纸巾或毛巾,随时清洁双手
- • 工作区域铺上垫子或报纸,便于清理
简单造型练习
约 15 分钟从最简单的造型开始,如水果(苹果、香蕉、葡萄)、简单动物(毛毛虫、蜗牛、小鱼)或几何形状组合。指导孩子分步骤完成:先做主体,再添加细节。例如做苹果:搓一个红色圆球,顶部压个小坑,插入绿色小条做叶子。鼓励孩子观察实物或图片,模仿形状和颜色,但不要求完全一致,保留个性化表达。
💡 提示
- • 准备实物或清晰的图片作为参考,帮助孩子观察
- • 鼓励孩子先用一种颜色练习,熟练后再尝试多色组合
复杂作品创作
约 25 分钟在掌握基本技能后,挑战更复杂的作品,如多部件的动物(小猫、小狗、小兔)、人物(简单的小人、卡通角色)或场景(花园、海底世界)。引导孩子规划:先做哪部分,再做哪部分,各部分如何连接。教授进阶技巧:如何让粘合更牢固、如何做出纹理(用工具压出鳞片、毛发)、如何掌握比例(头和身体的大小关系)。
💡 提示
- • 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,如动物图鉴、卡通图片,但鼓励孩子加入自己的想法
- • 准备辅助工具,如牙签(连接部件)、纽扣(做眼睛)、吸管(做纹理)
作品展示与分享
约 8 分钟作品完成后,为孩子的创作举办一个小型展览。可以在家中设置展示区,摆放作品,制作标签(作品名、创作者、日期)。邀请孩子介绍自己的作品:这是什么?你是怎么做的?创作时有什么有趣的事?拍照记录,可以制作成作品集。如果可能,分享给家人、朋友,或在社交媒体(家长控制)上展示,让孩子获得认可和鼓励。
💡 提示
- • 制作精美的标签或小卡片,提升作品的正式感
- • 可以给作品编故事:这些小动物在开party,它们在说什么?
反思与延伸
约 4 分钟与孩子一起回顾整个创作过程:你最喜欢做哪个?哪个最有挑战?你学到了什么新技巧?下次想做什么?讨论彩泥艺术的无限可能,观看专业雕塑家的作品(适合儿童的),激发更多灵感。计划下次的创作主题,可以是节日主题(春节做十二生肖)、故事主题(做童话故事场景)等。妥善保存作品,建立作品档案。
💡 提示
- • 建议每月或每季度做一次彩泥创作,形成习惯
- • 可以准备一个作品收纳盒或展示架,让孩子的作品有专属空间
所需材料
彩色彩泥/超轻粘土
12-24色,每色30-50克
💡 推荐购买渠道:文具店, 玩具店, 电商平台, 美术用品店
雕塑工具套装
1套(5-10件)
💡 推荐购买渠道:文具店, 美术用品店, 电商平台
工作垫或塑料板
1-2块
💡 推荐购买渠道:文具店, 超市, 家居用品店
参考图片或图书
若干
💡 推荐购买渠道:书店, 图书馆借阅, 网络搜索
辅助装饰材料
适量
💡 推荐购买渠道:手工材料店, 文具店, 电商平台
湿纸巾或毛巾
1包/条
💡 推荐购买渠道:超市, 便利店
作品展示盒或盘子
1-2个
💡 推荐购买渠道:超市, 家居用品店
常见问题
常见问题排查
准备工作
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活动
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
选择合适的环境和场地
安全提示
请确保在成人监护下进行活动,注意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