适合年龄
8-18 岁
所需时长
120 分钟
难度等级
⭐⭐⭐
活动类别
品格
活动步骤
了解志愿服务
约 20 分钟和孩子一起探讨什么是志愿服务:为什么有人不计报酬地帮助他人?志愿者做些什么?可以观看志愿服务的纪录片或新闻,阅读志愿者故事。讨论:你认为志愿服务重要吗?为什么?你想成为志愿者吗?可以列举身边的志愿服务例子:社区清洁、老人陪伴、图书馆整理、动物救助等,让孩子了解志愿服务的多样性。
💡 提示
- • 可以访问当地志愿者组织的网站,了解项目
- • 观看《志愿者的一天》等纪录片
选择服务项目
约 15 分钟根据孩子的兴趣、能力和时间,一起选择合适的志愿服务项目。可以从几个方向考虑:环境保护(捡垃圾、植树)、社区服务(老人陪伴、图书整理)、教育助学(辅导低年级学生、募捐书籍)、动物保护(流浪动物救助)、文化传承(博物馆讲解、传统手工教学)等。可以联系当地的志愿者组织、社区中心、学校或NGO,了解现有项目。也可以自己发起小型志愿活动,如组织邻居孩子一起清洁公园。
💡 提示
- • 列出3-5个项目,让孩子选择,给予自主权
- • 可以先参加一次体验活动,再决定是否长期参与
准备与培训
约 30 分钟参与志愿服务前,进行必要的准备和培训。了解项目的目标、流程、规则和安全注意事项。如果是老人陪伴,学习如何与老人沟通;如果是环境保护,了解垃圾分类知识;如果是教育助学,准备教学材料。很多志愿者组织会提供培训,要认真参加。同时准备服务所需的物品:工作服、手套、记录本等。和孩子一起制定服务计划:多久去一次?每次多长时间?遇到困难怎么办?设定初步目标:这个月我要参与X次服务。
💡 提示
- • 如果组织没有培训,家长可以自己做简单培训
- • 可以做角色扮演,模拟服务场景
定期参与服务
约 90 分钟按照计划,定期参与志愿服务。每次服务时,让孩子尽可能主导:他们负责什么?如何完成?鼓励孩子与服务对象或其他志愿者互动:打招呼、介绍自己、合作完成任务、分享感受。观察服务的效果:环境变干净了吗?老人笑了吗?小朋友学会了吗?体验服务的价值和成就感。服务过程中,记录下来:拍照、写日记、收集反馈。如果遇到困难,及时和家长或督导沟通,寻求帮助。坚持至少3个月,让志愿服务成为习惯。
💡 提示
- • 在日历上标记服务日期,增强计划性
- • 可以邀请朋友一起参与,增加趣味性
反思与分享
约 20 分钟每次服务后,和孩子一起反思:今天做了什么?有什么收获?遇到什么困难?你认为服务有效果吗?鼓励孩子分享感受:累吗?开心吗?有成就感吗?定期(如每月)做更深入的反思:这段时间的志愿服务,对你有什么影响?你对社会有新的理解吗?你想继续吗?鼓励孩子在家里、学校或社交媒体分享经历,制作服务日记、照片墙或视频,记录成长。讨论未来:我们还能做什么?你想发起自己的志愿项目吗?强化价值观:志愿服务不只是帮助别人,也是成就自己,让我们成为更好的人。
💡 提示
- • 可以制作一个志愿服务档案,记录所有经历
- • 如果组织提供志愿证书或服务时长证明,保留作为纪念
所需材料
志愿者工作服/标识
1套
💡 推荐购买渠道:志愿者组织提供, 网购, 自制
服务工具
根据项目
💡 推荐购买渠道:组织提供, 自备
志愿服务记录本
1本
💡 推荐购买渠道:文具店, 网购
拍照设备
1部
💡 推荐购买渠道:家中现有
常见问题
常见问题排查
准备工作
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活动
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工具
选择合适的环境和场地
安全提示
请确保在成人监护下进行活动,注意安全。